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我校管理学院开展春季实践教学周活动

作者:管理学院 宋鹤 徐心娱 摄影 黄家宝 孙新颖|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本网讯 为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惠农、强农、兴农”情怀,4月14日至18日,我校管理学院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春季实践教学周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校企联动与乡村振兴,吸引了2024级农业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共 116 名研究生(含国际留学生)的踊跃参与。研究生们深入武汉市东西湖区、潜江市农业产业一线,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感受现代农业与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为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注入了强劲动能。

多元体验,拓宽知识边界

本次活动以“三农政策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美丽乡村规划”及“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五大主题为主线,精心制定工作方案,通过专家报告、现场教学、企业参观、实地调研、分享交流等形式,覆盖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实践场景。

从茶园到工厂,研究生们感受着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转型的魅力。走进柏泉茶园,沉浸式体验茶文化魅力,探究“茶产业+文旅”协同发展模式,感受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走进维农种苗基地,学习智能化育苗大棚的先进技术与高效生产模式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直观且深刻的认识;走进武汉达能食品、周黑鸭和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质美公司等知名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生产流程与管理模式,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融合,体会企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担当。

从田野到社区,研究生们体验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潜江市,深入科技小院实验田、小龙虾产业区,看到科技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感受乡村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带来的巨大效益;在慈惠石榴红村、蔡家社区,见证乡村从贫困村到 “国家级美丽乡村” 的蜕变,了解农家乐、文创市集等项目如何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感受“共同缔造”理念下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习社区在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创新模式,实现多元融合

本次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维联动”的设计理念,采用“理论+实践”“课堂+田野”的创新模式,引导研究生深入农业一线,洞察产业痛点,激发服务乡村的责任感。通过跨学科协同,扩宽视野,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可以相互学习,留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比中外农业政策,深化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理解;通过“理论-实践-反思”闭环教学,引导学生将所见所闻与课堂知识串联,有效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文化浸润,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让他们感受到农业不仅是产业,更是文化与乡愁的载体。“我们未来不仅要推动技术进步,更要守护这些承载乡民记忆的绿水青山。”刘广澳同学动情地说道。

聚焦乡村振兴,培养时代新人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行走的课堂,更是一场知行合一的深度历练,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通过与企业高管、乡村带头人、科研专家的面对面交流,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乡村振兴时代新人。在小组讨论环节,留学生李娜感慨:“中国乡村的数字化转型速度远超想象,对我的研究方向——全球农业供应链管理,极具启发。”“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传统行业要突围,必须抓住品牌年轻化和渠道创新的双引擎。”连昕同学则从周黑鸭的案例中提炼出关键点。

活动结束后,研究生们撰写了20余份实践报告,为学院后续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他们将带着这份实践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管理学院也将持续探索校企联动新模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审核:房桂兵)